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IP人物 | 冯晓平:专利不是成本,而是经营杠杆

人物
纳暮2025-09-11
IP人物 | 冯晓平:专利不是成本,而是经营杠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60家亿级跨境电商背后的专利全案军师。”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她出身被业界号称为"专利界黄埔军校"的富士康智权部门,深耕小众却火热的跨境电商领域,用专利为亚马逊卖家持续盈利、规避风险。这个总带着爽朗笑声、人称“专利姐”的姑娘,没有专利代理师常见的职业疏离感,却凭着过硬的专业能力,操盘超40宗美国诉讼案、保持95%亚马逊申诉成功率,服务60个亿级卖家,其中20家深度合作,从产品立项到产品上架热卖,一直陪伴卖家提供专利策略咨询,更把个人IP“专利姐闯电商”做成了跨境卖家心中的金字招牌——甚至有卖家专程从浙江飞深圳,只因为看她的视频就觉得靠谱。


从一件外观专利让上千条侵权链接下架,到帮客户用专利清理市场竞品,实现垄断销售,她如何在这个特殊赛道闯出一片天?


让我们对话"专利姐",冯晓平。


很多人知道您叫专利姐,但很少有人知道您的职业生涯是从富士康起步的。


现在想起来,在富士康的10年真是我职业生涯的打底期。2007年我硕士毕业,进入富士康两年后调到智权(知识产权)部门,那会儿我还不知道,这地方居然是行业里的黄埔军校。


每天要跟成百上千件专利案子打交道,最核心的收获不是背了多少法条,而是学会了流程+表单的标准化思维。富士康有句话叫“系统就是流程加表单”,随便放个人在岗位上都很难出错,因为每一步都有规范。比如处理专利申请,从材料收集到提交,该填什么表、找谁签字、多久内要完成,全是定好的,这种标准化思维我现在管公司还在用,能保证案子质量不打折。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目标感和执行力。当时我们新干班培训,发了本《把信送给加西亚》,核心就一个:老板交代的事,别找借口,想方设法达成。后来我在大所带团队、自己创业,都带着这个劲儿——客户说要让友商不要再卖仿他们的产品,实现垄断销售,我先想的一定是如何才能做到,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做到,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这种扎实的专业习惯和目标感,都是富士康给的。


1.1

点击即可观看视频


您后来去了北京某事务所的深圳分公司当负责人,已经算职场高管了,跟专利妹一起创业做跨境电商专利服务的契机是什么?


我毕业当年一门心思想要从事这个行业的原因,就是专利是科技与法律的结合。专利妹她当时在做的事情让我特别震撼:哪怕是一个美国外观专利,就能让亚马逊上千条侵权链接下架——这上千条链接背后,是上千个卖家的生意啊!


我以前在大所服务过那种超大型企业,一年申请上千件专利,但很可能从来都不会拿一件出来去打。但是这个小姑娘居然申请一件专利就去搞这事,就是每一次申请专利的目的是为了在商业这个层面能够用得起来。


我当时就想:这才是专利该有的样子!能直接帮客户解决问题,能看到自己的专业真正产生价值。所以2021年初,我果断辞职,和专利妹一起创立了三用知识产权,就盯着跨境电商这个赛道。我们俩当时说:不求大,先做自己喜欢的事,能赚点养家的钱就行,没想到一做就快五年了。


为什么选择专注跨境电商这个赛道?


传统代理公司服务综合性大企业时,专利仅为次要因素,且专利机构难见其价值、难参与后端;即便对传统科技或贸易公司,专利作用体现也慢且不直接。


而跨境电商对专利需求更迫切,尤其在美国亚马逊平台。美国以专利为最高商业准则,亚马逊规则明显偏向专利权人,如中国卖家未经授权卖类似戴森吹风机的产品,权利人一键投诉就能让链接下架,使卖家错失销售风口,专利对亚马逊卖家可“一招毙命”。


作为专利从业者,在这个赛道能快速实现专利商业目标,带来更强烈的成就感;从客户角度,跨境电商卖家面临的专利问题更急迫和严峻,更需专业的专利服务,这便是我选择该赛道的核心原因。


1.2点击即可观看视频


分享几个数据说明这些年来的创业成果?


TRO诉讼


TRO(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临时禁令)是美国法律中的一种紧急禁令,主要用于在正式诉讼前快速制止侵权行为并冻结被告资产。我们目前大概做了40宗美国诉讼,其中20宗已经结案,目标达成率100%。涉案金额大的有五六个亿,小的也是超过千万的。


亚马逊申诉


做了上百件发明专利申诉,成功率95%。基本上每一条链接都是BEST SELLER的链接,恢复周期两周以内。


进攻方维权


做了10个品类的全面维权,维权成本50万人民币左右,但每一年收回来的许可金是1,500万。


客户覆盖


现在大概服务了60家亿级卖家,其中20家是我们的年度顾问客户。深圳跨境电商出口几百个亿的数据里面,感觉能占四分之一了。


有没有印象深刻的失败案例?


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卖家的对比。有个浙江卖家,他的链接被投诉下架,找我们分析后发现不侵权,一周就恢复上架了,现在他还常跟其他卖家朋友推荐说专利姐太牛了。


后来厦门有个卖家,跟他用同一个工厂,工厂推荐他找我,但他觉得我们收费贵,自己找了个低价服务商。结果那个服务商用假冒专利权人邮箱的方式申诉,被亚马逊发现了,整个账号都冻结了。再来找我们也无能为力了。


所以专业和不专业的区别,就是救链接和毁账号的区别。


全网10万+粉丝新媒体的运营经验与思考?很多专利从业者想做自媒体,但怕被同行笑话不专业,您怎么看?


刚开始创业,发现很多跨境卖家连专利和商标都分不清,天天有人问链接被下架了怎么办、美国诉讼要花多少钱,我就想:不如拍点视频分享点干货,省得重复解释。2021年开了账号,没想到慢慢就有卖家关注了。


我每次拍完视频先给上小学的孩子看,如果他看不懂就重拍。专业人士做自媒体要能让普通人看懂,这才是关键。分享以下几点心得:


1. 学会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


我的账号定位是跨境电商从业者,内容用大白话讲他们关心的问题,比如直言“PCT专利对跨境电商没用”,其实有特殊情况,但短视频不能把所有前提都讲完,不然就没人看了。能让用户快速get到关键信息就是专业。


2. 短视频一定要讲一个点,不可能面面俱到


短视频需观点鲜明,聚焦单一话题,无法像公众号长文那样周全。我不在短视频中过多交代背景,避免内容冗长,符合传播逻辑,非专业用户也能清晰理解。


3. 要允许自己犯错,专业人士也可以说错话


我刚开始拍视频时,富士康的老同事都觉得我脑子出问题了,不务正业。我当时的办法是:屏蔽通讯录,眼不见心不烦。而且你要想明白,短视频不是给同行看的,是给客户看的——卖家能听懂、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就是专业。我现在不怕观点不周全,允许有不同意见,还通过写专业公众号文章平衡短视频可能带来的“不专业”感,如今也不再担心因短视频观点引发误解。后来我发现,敢说不、敢有明确观点,反而能吸引精准客户。如果怕这怕那,永远做不出有温度的IP。


4. 自媒体更像是电子名片,不是纯商业行为


我的自媒体起初是个人乐趣、记录自我,商业目标模糊,却能沉淀精准粉丝,部分转化为客户。我认为自媒体是展示工具,如同电子名片,现代人都应拥有,用它来在目标客户群体中潜移默化地建立信任,更有效地达成价值交换。


1.3

点击即可观看视频


判断一个业务机会是不是真机会,您有什么标准?


看这个所谓的“机会”是不是你五年、十年规划路上的一站。


比如有人找我们做TRO和解,就是帮卖家求饶,虽然当时很火也很赚钱,但这不符合我们的主线任务。现在那些服务商业务量断崖式下滑,而我们却逆势稳步增长。


如果是主线业务,投10万回20万也值得;如果偏离主线,就算投10万回100万,我都觉得没必要,因为它会分散你做专业的精力。


1.4

点击即可观看视频


采访尾声,“专利姐”为我们系统梳理了从众多成功卖家实践中提炼出的8个核心关键词,分别是:有勇气、有运气、心态好、情绪稳、复盘思维、主动拥抱变化、会用人、有格局。


当被问及若从中选出三个最重要的特质时,她坦诚分享了自己的核心感悟:“对我而言,我会优先选择勇气、情绪稳,以及主动拥抱变化”。


1.5


9月27日,由专利姐组织的

【大湾区跨境电商专利峰会】将在深圳召开!


参加这次峰会

你可以重塑对跨境电商专利的认知

可以听到关于专利姐的10个真实案例

可以获取应对专利纠纷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让我们在大湾区相聚

共同筑牢专利防护墙,让跨境业务行稳致远

席位有限,点击链接报名,锁定学习机会!


1.61.7


(原标题:IP人物 | 冯晓平:专利不是成本,而是经营杠杆)


栏目支持,共建合作伙伴持续招募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编辑:IPRdaily辛夷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IP人物 | 冯晓平:专利不是成本,而是经营杠杆(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今日报名截止!寻找2024年“40位40岁以下企业知识产权精英”活动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news_40589.html,发布时间为2025-09-11 09:50:23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