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开庭公告#
天元钓鱼作为原告/上诉人的1起涉及侵害商标权纠纷的诉讼将于2025年9月22日开庭
根据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公布了一则武汉天元千川渔具有限公司作为原告/上诉人的开庭公告,案号:(2025)沪0104民初21768号,详细内容如下:
根据统计,近一年内以武汉天元千川渔具有限公司为当事人的历史开庭公告有120则,其中案由为“侵害商标权纠纷”的公告以91则居首,其次为“侵害作品复制权纠纷”有16则,“侵害作品发行权纠纷”有5则。历史开庭公告(前20条)如下:
(来源:IPRdaily综合证券之星、企查查)
#IPO那些事儿#
泰金新能IPO暂缓审议:专利纠纷与研发不足的双重打击
上交所公开资料显示,8月29日,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简称“泰金新能”)上会遭暂缓审议。公司原计划拟登陆科创板,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泰金新能的故事始于2000年11月,这家扎根西安的企业,主营业务涵盖高端绿色电解成套装备、钛电极以及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根据招股书宣传,公司是"国际上能够提供高性能电子电路铜箔和极薄锂电铜箔生产线整体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热门领域。 此次冲刺科创板,公司拟募集金15亿元,计划投入三大项目:绿色电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高性能复合涂层钛电极材料产业化项目、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另有1.33 亿元明确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资料显示,泰金新能在招股书中将自己包装成"替代进口、填补空白"的技术领军者,声称符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但问询函揭露的真相却与此形成辛辣讽刺。
首先是专利无效的技术泡沫击穿了这一说法。
2024年8月,自然人赵亚峰对泰金新能及其子公司的12项专利提出无效宣告请求,结果7项专利被宣告无效,仅有5项维持有效。令人震惊的是,公司在回复中轻描淡写地表示"不会对生产经营造成负面影响",这种态度与其"技术先进"的宣传形成巨大反差。
专利是科创企业的生命线,7项核心专利被宣告无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些技术要么不具备新颖性,要么属于现有技术的简单改进。在铜箔生产设备这一高度依赖技术壁垒的行业,核心专利失效将直接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甚至可能引发侵权诉讼风险。公司却试图淡化这一重大不利事项,明显涉嫌信息披露违规。 其次,当然,公司研发投入也存在致命短板,科创板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明确要求,"科创板八条"及配套指引规定,"高研发投入"企业需满足最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15%,或累计研发投入不低于3亿元。泰金新能的表现如何?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755.39万元、4854.30万元和7183.97万元,累计仅1.58亿元,远未达到3亿元标准;研发费用率在2023年没有达到科创板3%的标准,其余两年也仅仅擦边。(2022年3.74%、2023年2.91%、2024年3.27%,)不仅远低于15%的红线,甚至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况且公司号称高新技术企业,按照标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也需要达到3%,这两点泰金新能都没有达标。
值得警惕的是,公司研发人员占比仅17.57%,在科创板企业中处于下游水平。这种研发投入强度与其"高新技术企业"身份严重不符,也与其募资15亿元中的"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形成讽刺——自己都舍不得投钱搞研发,凭什么让投资者买单?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明确要求,科创板企业需"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泰金新能在核心专利失效、研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强行申报科创板,已违反《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关于科创属性的基本要求。这种"伪科创"行为若成功上市,将严重损害科创板的定位严肃性。(来源:IPRdaily综合财联社、匣子财经)
#企业知产那些事儿#
31件高价值专利撬动7000万贷款,光通信企业“知产变资产”
近日,武汉驿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31件高价值专利作为质押,成功获得银行贷款7000万元,该笔资金将专项用于湖北省硅光引擎器件中试平台建设,为企业光通信领域创新成果的工程化突破与产业化应用注入“金融活水”。
成立于2012年的驿路通,是武汉东湖高新区培育的光通信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耕平面光波导技术多年,核心产品平面光波导器件已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实现部分光器件从“国产替代”到“出口创汇”的突破。
此次获得质押融资的31件高价值专利,正是企业持续深耕技术创新的重要成果,其对应的新产品光纤光栅及硅光引擎,集成光电转换、调制、解调等多元功能,兼具高速度、低功耗、小型化优势,可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通信、区域网络、光纤到户、光传感、AI大数据中心及无人驾驶等多个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此次专利质押融资的成功,不仅激活了驿路通现有知识产权的融资价值,更通过资金反哺进一步突破技术瓶颈,形成“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确权—金融资本支持—产业规模扩张”的良性循环。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模式为更多科技型企业依托知识产权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来源:湖北日报)
赛力斯公布基于哑语手势的车辆控制专利
近日,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基于哑语手势的车辆控制方法、产品、设备和存储介质”专利公布。
摘要显示,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哑语手势视频流,并对所述哑语手势视频流进行手部识别与分割得到手部图像块序列;对所述手部图像块序列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视觉特征序列;对所述视觉特征序列进行手语识别,得到手语符号序列;将所述手语符号序列输入到大语言模型中,通过所述大语言模型对所述手语符号序列进行语义理解,并生成车辆控制指令。本申请可以准确识别哑语手势。(来源:和讯网)
#知产大省那些事儿#
江苏出台19条举措,推动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创新
近日,江苏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会同省知识产权局制定印发《关于支持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创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聚焦高质量开展知识产权创造、高效益推动知识产权运用、高标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高水平深化知识产权管理、高品质优化知识产权服务等5方面内容,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集成创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
为充分发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措施》发布19条相关工作措施。
在高质量开展知识产权创造方面,《措施》提出加快自贸试验区创新技术专利获权,对自贸试验区内符合专利预审和优先审查条件的企业,优先给予预审和推荐。支持自贸试验区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前沿领域开展创新,探索实施相关知识产权登记。鼓励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培育机制。
在高效益推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措施》支持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南京、苏州分中心的建设发展。强化数据知识产权的登记和运用,创新发展跨境直播、游戏出海等数字贸易产业。加快推动海内外专利技术在自贸试验区转移转化。支持聚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组建知识产权联盟。支持建设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在高标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措施》明确健全自贸试验区商业秘密保护制度规范,制定出台商业秘密保护相关标准及制度性文本。建立司法保护、行政保护、仲裁调解、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支持自贸试验区引进国际仲裁机构。支持自贸试验区企业建立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互助基金。积极发挥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作用。
在高水平深化知识产权管理方面,《措施》支持自贸试验区建立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工作协同机制。探索知识产权确权登记在信托、理财等资管产品名下的可行性路径,将交易主体扩大至资管产品。探索在自贸试验区建立财政资助项目形成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制度。
在高品质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方面,《措施》支持在自贸试验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鼓励自贸试验区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支持自贸试验区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服务,探索开发数据知识产权安全保险。加快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优化知识产权社会化服务,支持开展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交易、转化、托管、投融资等增值服务。
据了解,江苏自贸试验区已涌现出一批生动范例:苏州片区内,生物医药企业依托BioBAY等创新载体,推动创新药企实现从靶点发现到临床申报的高效对接;南京片区则围绕集成电路产业,通过整合上下游专利资源,助力成员单位降低研发成本、规避侵权风险……这些实践不仅提升了江苏重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更构建起开放共生、许可畅通的知识产权运营生态,为江苏自贸试验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坚实支撑。(来源:现代快报)
贵州省知识产权局与贵阳学院签署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贵州省知识产权局与贵阳学院签署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强化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培养,推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运用,推动贵州省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双方将秉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宗旨,聚焦“六大产业基地”“3533”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整合高校学术资源与知识产权部门实践经验,围绕知识产权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探索、宣传推广等方面,开展长期深入合作与交流。(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海外知产那些事儿#
美国专利商标局推出全新“转让检索”数据库
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正在优化整体的权利转让检索体验,将把两个旧版检索系统,即:专利转让检索(Patent Assignment Search)和网络转让(Assignments on the Web)合并为一个更加可靠、安全且易于使用的转让检索数据库(Assignment Search)
自2025年9月27日起,全新的“转让检索”数据库将正式上线,两个旧系统将不再继续提供服务。这个全新的基于网页的应用程序,将通过现代化的界面为用户提供可靠、详尽的专利和商标转让信息。用户既可以执行基础检索,也可以在工具的“高级检索”字段中利用筛选选项进一步精确搜索结果。
同时,为了增强用户体验和整合所有相关功能,USPTO将集中所有转让服务于“转让中心(Assignment Center)”。这不仅提升了操作效率,还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集成的资源平台。(来源:页之码IP)
德国超算公司帕泰克通过第三起统一专利法院诉讼对英伟达施压
帕泰克公司再诉英伟达案
德国慕尼黑超级计算公司帕泰克(Partec)在欧洲专利局(EPO)受挫后,近日于统一专利法院(UPC)对英伟达(Nvidia)提起了新诉讼。
伯恩哈德·弗罗威特(Bernhard Frohwitter)旗下公司帕泰克及其独家被许可方BF exaQC公司于8月初向UPC提交针对半导体制造商英伟达的第三起诉讼(案件编号:ACT_34542/25)。与此前两起诉讼相似,由慕尼黑地方分院受理的该案同样寻求禁令救济与损害赔偿。
UPC官网尚未公布诉讼细节,故无法确认案件将由马蒂亚斯·齐甘(Matthias Zigann)首席法官主持的第一合议庭,还是乌尔丽克·沃斯(Ulrike Voß)首席法官主持的第二合议庭审理。
本案基于帕泰克的EP3614263号专利,该专利涉及人工智能(AI)超级计算机的核心技术,特别是所用微处理器及其协同工作以提供AI功能的架构。EPO今年7月才授予该专利统一效力,帕泰克与BF exaQC公司于数日后立即提起诉讼。
根据新闻稿称,帕泰克寻求禁令,禁止英伟达在18个欧洲专利保护国分销其DGX产品线中涉及AI核心技术的产品,同时要求英伟达提供迄今销售活动信息并主张损害赔偿。
在EPO维权失利
2024年10月,帕泰克曾就EP3743812和EP2628080号专利在UPC起诉英伟达侵权。EP812保护的是“基于应用运行时动态分配异构计算资源”的技术,EP080则保护“用于处理计算任务的计算机集群架构及其操作方法”。
帕泰克主张这两项专利对高性能计算与AI应用至关重要,本质上涉及未来AI应用依赖的超级计算机技术。2025年3月,其又单独基于EP080提起第二起诉讼。慕尼黑地方分院第二合议庭(乌尔丽克·沃斯任首席法官)正审理这两起案件。
但帕泰克近期在EP080专利上却屡屡受挫,该专利是包括EP812在内的专利族的原始专利,EP080因形式缺陷先后被EPO异议部门和上诉委员会撤销。不过该专利在欧洲以外多国仍有效。
在美国,帕泰克正起诉微软,指控其Azure云计算平台的AI超级计算机侵犯知识产权。
帕泰克经营困境
此次诉讼正值该公司陷入经济困境。多家德国商业媒体近期报道其面临许可费拖欠与薪资支付问题。
伯恩哈德·弗罗威特向《JUVE专利》承认公司处境艰难:“我们一直在等待被许可方Bull的欠款。初期Bull支付正常,但2021年起屡屡拖延。”他称欠款已达3000万欧元。Bull隶属科技集团Atos,帕泰克已向慕尼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追讨许可费,但媒体报道称Bull否认指控。(来源: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
栏目支持,共建合作伙伴持续招募
编辑:IPRdaily辛夷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晨报#德国超算公司帕泰克通过第三起统一专利法院诉讼对英伟达施压;31件高价值专利撬动7000万贷款,光通信企业“知产变资产”(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