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IPO那些事儿#
南特科技IPO:研发投入持续低于同行平均水平,一共仅有15项已授权发明专利
虽然于2025年8月8日在北交所2025年第18次审议会议上成功过会,但13天的时间过去了,珠海市南特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特科技”)依然未能提交注册。
公开信息显示,南特科技成立于2009年11月19日,是一家主要从事精密机械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可应用于空调压缩机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等细分领域。
数据显示,截止2025年6月底,南特科技账上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已跌至负值为-597.42万元骤降了120.09%,而在2024年同期这项数据还高达2973.51万元。
针对于此,南特科技的解释是“公司及其子公司因扩产需求,通过票据背书支付设备工程款规模扩大,对票据等的贴现收款减少,销售商品现金流入下降所致。”
另外,南特科技资金面的压力也是难以忽视,在2025年上半年,其短期借款高达2.13亿元同比增长了34.17%,长期借款9263.38万元同比翻了一倍,资产负债率(合并)从去年同期的52.76%走高至58.93%,偿债压力尽显。
除了业绩增速放缓外,南特科技研发投入明显低于同行平均水平,也让人质疑其创新水平不高。
事实是,在2022年至2024年中,南特科技不仅研发投入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其发明专利数量也难以与大多数同行可比企业相较。
招股书显示,在2022年至2024年中,南特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1956.12万元、2142.51万元、2389.93万元,占当期营收比重仅分别为2.35%、2.28%、2.32%,而同期同行可比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占比则分别达到了3.69%、3.76%、3.69%。
另外,截止2025年7月末,成立已经超过16年的南特科技,一共仅有15项已授权发明专利,在三家同行中仅高于联合精密的8项,低于百达精工的39项和华翔股份的15项。
针对于此,北交所就质疑其是否形成较高的技术壁垒,研发成果和在研项目能否持续保持所属领域技术竞争优势。
此外,南特科技在研发投入上也是远不及北交所早前公布的上市公司平均水平。(来源:慧炬财经)
#局里那些事儿#
国家能源局:我国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8月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等技术装备领跑全球,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等不断刷新世界纪录,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来源:新华社)
#企业知产那些事儿#
中旗股份:未来将不断推出有市场前景的专利到期药和自研创制药
中旗股份8月25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当前农药行业正处于周期底部,行业重复产能建设与产品价格下行对企业经营形成短期压力。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未来将不断推出有市场前景的专利到期药和自研创制药,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国内外市场份额等举措夯实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长期价值的稳步增长;与此同时,公司也高度关注资本市场动态及市值管理工作,后续将结合自身战略规划、财务状况及市场环境,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完善与优化市值管理工作。(来源:证券日报)
与雷曼光电专利纠纷案尘埃落定,兆驰股份称全胜
8月23日,兆驰股份(002429.SZ,股价5.52元,市值249.89亿元)在公司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某公司针对兆驰股份发起的所有相关专利诉讼,以兆驰股份全胜告终。
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证,上文“某公司”指雷曼光电(300162.SZ,股价8.15元,市值34.19亿元)。两家公司近两年在显示技术领域多次发生专利纠纷,且对簿公堂。
该文表示,2024年3月,某公司曾主张兆驰股份及旗下子公司生产、销售的“Mini直显COB产品168系列虚拟像素显示屏”侵害其专利权。一审法院经细致的现场勘验与技术比对,明确被诉产品在关键技术特征上与某公司主张的专利存在本质差异,并最终认定被诉产品未落入专利保护范围,驳回某公司全部诉讼请求。
近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就某公司诉兆驰股份及旗下公司侵害其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一案作出终审判决,依法驳回某公司全部上诉请求,维持一审判决。
兆驰股份还多次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事件纠纷进展。5月28日,兆驰股份发文称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一专利(专利号:201921505524.0)全部无效,公司在该专利纠纷中获胜(详见《一专利权被宣告全部无效兆驰股份、雷曼光电专利纠纷迎来新进展》)。(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知产大省那些事儿#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推荐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服务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申请预审备案主体、代理机构管理办法》第八条、《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关于开展“广东预审三重服务”的通知》申请条件(一)中第1项的要求,为支持深圳主体更好地享受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供的专利预审服务,符合条件的深圳主体可向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推荐申请。
该业务采取线下接收纸质材料方式进行办理,具体提交材料及办理流程详见《推荐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服务申请指南(试行)》(附件1)。
业务咨询电话:0755-86268052。
办公时间:工作日8:30-12:00,14:00-17:30。
附件:
1.推荐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服务申请指南(试行)
2.推荐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服务承诺书
3.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备案申请表-2025
4.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三重服务请求书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8月20日
(复制链接至浏览器下载附件:http://www.sziprs.org.cn/szipr/xwtg/tzgg_65897/content/post_1589226.html?sessionid=-451526133)(来源: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海外知产那些事儿#
德国慕尼黑法院判定英诺赛科停止在德国销售氮化镓产品
慕尼黑地方法院判定中国制造商英诺赛科(Innoscience)停止在德国销售其氮化镓(GaN)产品,认定其侵犯了英飞凌(Infineon)的专利。该判决是英飞凌在德国及欧洲对竞争对手发起的一系列诉讼的一部分。
GaN主要用于计算机芯片制造。与传统硅半导体相比,GaN芯片可实现更轻便的充电设备,因此受到电动汽车制造商的高度重视。该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数据中心和工业自动化领域。
英诺赛科生产GaN半导体。这家中国公司自称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用氮化镓晶圆供应商。
英飞凌则宣称拥有约450项GaN专利族。这家德国半导体制造商于2023年以8.3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公司GaN Systems,以强化其在该领域的技术优势。
2024年,英飞凌在慕尼黑地方法院提起多起专利侵权诉讼。据悉,该公司还基于实用新型在德国法院提起诉讼。同时,英飞凌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北区地方法院寻求针对GaN技术相关专利侵权的永久禁令。作为回应,英诺赛科向德国联邦专利法院提起专利无效诉讼,并向德国专利局提交了实用新型的撤销申请。
首次判决支持英飞凌
英飞凌在主诉讼程序中取得首胜。2024年6月半导体贸易展会——电力电子系统及元器件展(PCIM)期间,英飞凌曾基于另一项专利获得慕尼黑地方法院签发的针对英诺赛科半导体的临时禁令。
8月1日,慕尼黑法院在主审法官乔治.沃纳(Georg Werner)主持下,判决禁止英诺赛科在德国销售侵犯英飞凌德国专利DE 102014113465 B4的GaN产品。根据英飞凌声明,英诺赛科还需赔偿其经济损失(案件号:21 O 13132/24)。
英诺赛科可对该判决提起上诉。该公司未确认是否采取此步骤,但鉴于争议的规模,上诉可能性较大。(来源: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站)
为应对“AI版权争议”,Perplexity推出4250万美元分成计划
Perplexity AI宣布将推出一项“出版商收入分成计划”以应对AI版权问题,让传统媒体机构能够从其平台上生成的内容流量中“分得一杯羹”,这也令其成为了首个提出“直接分成”模式的AI公司。
Perplexity AI的CEO Aravind Srinivas透露,该公司已经拿出4250万美元(注:现汇率约合3.05亿元人民币)作为专项基金,用于向参与合作的媒体支付分成,相应资金主要来源于Perplexity新推出的Comet Plus订阅服务。
据了解,此前Perplexity AI饱受外界“AI 版权”批评,例如News Corp先前便向该公司发起诉讼,指控该公司直接“剽窃”其受版权保护的内容,而福布斯、读卖新闻等媒体近期也向其发出律师函,要求该公司停止“未经授权的行为”。
目前,尚不清楚有哪些出版商已签约相应“分成计划”,但Perplexity AI称该公司正与早期合作伙伴进行一系列洽谈,其中包括《时代周刊》、洛杉矶时报、《财富》杂志等。当下Perplexity AI这一举动被外界视为其试图缓和与新闻出版巨头的紧张关系,并在潜在的法律风险面前寻求“止损”。(来源:IT之家)
栏目支持,共建合作伙伴持续招募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编辑:IPRdaily辛夷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晨报#与雷曼光电专利纠纷案尘埃落定,兆驰股份称全胜;国家能源局:我国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