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历经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重审、被驳回后,如今以独立民事诉讼再度浮出水面。”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耿庚
7月25日,容大合众(厦门)科技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容大科技”)发布关于商业秘密民事诉讼的进展公告。公告披露,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厦门中院”)已于7月22日就该案举行首次庭审,双方完成初步证据交换及陈述各自的论点。
争议溯源:前员工涉密行为引发诉讼
在7月3日晚间,容大科技便公告称收到厦门中院送达的起诉状。原告厦门顶尖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顶尖电子”)指控容大科技及自然人A先生侵犯其商业机密,并请求法院判令容大科技停止一切侵犯商业机密的行为,停止开发、生产和销售被指控侵权的衡器产品。此外,顶尖电子还要求容大科技及A先生就侵权行为及相关诉讼费用进行赔偿,索赔金额高达约2亿元。
据了解,此次纠纷争议核心关联容大科技前员工A先生。
2020年8月,时任容大科技雇员的A先生就因涉嫌挪用商业机密而被厦门市公安局逮捕。次年8月,顶尖电子以商业机密被侵权为由,对A先生及容大科技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顶尖电子认为:A先生挪用其商业秘密,将涉事软件应用于容大科技的四款衡器产品,于2015年9月前后推向市场;以及容大科技知道或应当知道A先生的挪用行为。
2022年8月,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一审裁定顶尖电子胜诉,认定A先生构成商业秘密侵权。容大科技随后就该裁决提出上诉,厦门中院最终撤销了原裁决,并将案件发回思明区人民法院重审。
2023年11月,思明区人民法院重审驳回了厦门顶尖电子的所有诉讼请求,顶尖电子提出上诉。2024年4月,厦门中院驳回上诉,维持重审裁决。
如今,顶尖电子再次提起民事诉讼,使得这起纠纷再度升温。
公告回应:否认侵权,将积极抗辩
面对顶尖电子的指控,容大科技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否认。
容大科技强调,直到A先生被逮捕时才知晓其个人行为,雇佣关系已于2021年1月终止,且涉事产品自2020年8月起已停止销售。
此次民事诉讼与过往附带民事诉讼性质相似,且在过往的重审上诉裁决中,原告的所有索赔已被驳回,因此此次诉讼不太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此外,面对近2亿的索赔,容大科技专门澄清,这只是原告向法院提出的索赔金额,不代表法院会全额判给或裁定原告胜诉。公司已组建专业诉讼团队,积极主张抗辩。对于申索赔偿金的计算基准,容大科技已提出异议。
一场拉锯四年的商业秘密战,在容大科技上市“满月”之际再度升温。它不仅考验着一家新晋上市公司的危机应对,也给所有准备奔赴资本市场的技术型企业敲响警钟:知识产权合规,永远是最不能忽视的课题。
附:公告原文
(原标题:再涉商业秘密诉讼,容大科技就2亿元索赔作出回应)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耿庚
编辑:IPRdaily辛夷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再涉商业秘密诉讼,容大科技就2亿元索赔作出回应(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